首页 > 古诗词 > 和陶神释

和陶神释

二子本无我,其初因物著。

岂惟老变衰,念念不如故。

知君非金石,安得长托附。

莫从老君言,亦莫用佛语。

仙山与佛国,终恐无是处。

甚欲随陶翁,移家酒中住。

醉醒要有尽,未易逃诸数。

平生逐儿戏,处处余作具。

所至人聚观,指目生毁誉。

如今一弄火,好恶都焚去。

既无负载劳,又无寇攘惧。

仲尼晚乃觉,天下何思虑。

译文

注释

赏析

作者信息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相关推荐

《凤翔八观》诗,记可观者八也。

昔司马子长登会稽,探禹穴,不远千里;而李太白亦以七泽之观至荆州。

二子盖悲世悼俗,自伤不见古人,而欲一观其遗迹,故其勤如此。

凤翔当秦、蜀之交,士大夫之所朝夕往来此八观者,又皆跬步可至,而好事者有不能遍观焉,故作诗以告欲观而不知者。

忆昔子美在东屯,数间茅屋苍山根。

嘲吟草木调蛮獠,欲与猿鸟争啾喧。

子今憔悴众所弃,驱马独出无往还。

惟有柳湖万株柳,清阴与子供朝昏。

胡为讥评不少借,生意凌挫难为繁。

柳虽无言不解愠,世俗乍见应怃然。

娇姿共爱春濯濯,岂问空腹修蛇蟠。

朝看浓翠傲炎赫,夜爱疏影摇清圆。

风翻雪阵春絮乱,蠹响啄木秋声坚。

四时盛衰各有态,摇落凄怆惊寒温。

南山孤松积雪底,抱冻不死谁复贤。

竹?

野人献竹?,腰腹大如盎。自言道旁得,采不费罝网。

鸱夷让圆滑,混沌惭瘦爽。两牙虽有馀,四足仅能仿。

逢人自惊蹶,闷若儿脱襁。念此微陋质,刀几安足枉。

就擒太仓卒,羞愧不能飨。南山有孤熊,择兽行舐掌。

了解古诗词

古诗词

古诗词大全收录古诗词近30万首,诗句300万条,包含唐诗三百首,涵盖各朝各代的经典古诗词,您可以通过诗词、诗句、作者、句首、句尾的关键词查询到对应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