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诉衷情 七夕和竹樵翁二首 其一

诉衷情 七夕和竹樵翁二首 其一

晴窗赋罢曝衣篇。瓜果又开筵。玉阶再拜牛女,能否降云軿。

将彩缕,月中穿。望远天。不知天巧,付与鸳针,送到谁边。

译文

注释

赏析

作者信息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相关推荐

红情

朱檐争摘。看赤琼琢就,垂垂珠菂。艳极更娇,樊素香唇略堪匹。

公子金衣旧族,记生小、曾经相识。有底恨、玉椀晶盘,红泪贮涓滴。

鹦粒。酒边拾。爱一捻艳脂,染成颜色。梦中小婢。何处青衣费寻觅。

今日同参玉板,还检点、绮词呈佛。问綵伴、红玉可,绿珠难及。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

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

大好梧桐庭院里。修竹娟娟,几席凉于水。扫地焚香闲坐此。

韦苏州后先生矣。

老带庄襟谁得似。一片冰心,写上云蓝纸。看取方池清见底。

亭亭立者花君子。

了解古诗词

古诗词

古诗词大全收录古诗词近30万首,诗句300万条,包含唐诗三百首,涵盖各朝各代的经典古诗词,您可以通过诗词、诗句、作者、句首、句尾的关键词查询到对应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