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送路都曹(并引)

送路都曹(并引)

乖崖公在蜀,有录曹参军老病废事,公责之曰:“胡不归?”明日,参军求去,且以诗留别。

其略曰: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

公惊谢之,曰:“吾过矣,同僚有诗人而吾不知。

”因留而慰荐之。

予幼时闻父老言,恨不问其姓名。

今都曹路君以小疾求致仕,予诵此事留之,不可,乃采前人意作诗送之,并邀赵德麟、陈履常各赋一篇。

积雪困桃李,春心谁为容。

淮光酿山色,先作归意浓。

我亦倦游者,君恩系疏慵。

欲留耿介士,伴我衰迟踪。

吏课升斗积,崎岖等铅舂。

那将露电身,坐待收千钟。

结发空百战,市人看先封。

谁能搔白首,抱关望夕烽。

子意谅已成,我言宁复従。

恨无乖崖老,一洗芥蒂胸。

我田荆溪上,伏腊亦粗供。

怀哉江南路,会作林下逢。

译文

注释

赏析

作者信息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相关推荐

戏周正孺二绝

折臂三公未可知,会当千镒访权奇。

劝君鬻骆犹闲事,肠断闺中杨柳枝。

天厩新颁玉鼻骍,故人共敝亦常情。

相如虽老犹能赋,换马还应继二生。

东都寄食似孤云,aa36被真成一宿宾。

收得玉堂挥翰手,却为淮月弄舟人。

羡君湖上斋摇碧,笑我花时甑有尘。

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来诗有芍药春之句。

扬州近岁率为此会,用花十余万枝,吏缘为奸,民极病之,故罢此会。

百步洪二首

王定国访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与颜长道携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时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伫立于黄楼上,相视而笑。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定国既去逾月,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以为陈迹,岿然而叹。故作二诗,一以遗参寥,一以寄定国,且示颜长道、舒尧文邀同赋云。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余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磨。

不似长安闾里侠,貂裘夜走胭脂坡。

独将诗句拟鲍谢,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诗中道何语,但觉两颊生微涡。

我时羽服黄楼上,坐见织女初斜河。

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

奈何舍我入尘土,扰扰毛群欺卧驼。

不念空斋老病叟,退食谁与同委蛇。

时来洪上看遗迹,忍见屐齿青苔窠。

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

欲遣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无人呵。

了解古诗词

古诗词

古诗词大全收录古诗词近30万首,诗句300万条,包含唐诗三百首,涵盖各朝各代的经典古诗词,您可以通过诗词、诗句、作者、句首、句尾的关键词查询到对应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