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岘潭(山)作

岘潭(山)作

石潭傍隈隩,沙榜晓夤缘。

试垂竹竿钓,果得查头鳊。

美人骋金错,纤手脍红鲜。

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

译文

注释

赏析

作者信息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相关推荐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昼已昏:天色已黄昏。渔梁:洲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喧:吵闹。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余:我。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qī)隐处。开烟树:指月光下,原先烟雾缭绕下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久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岩扉(fēi)松径长寂寥(liáo),惟有幽人自来去。 岩扉:指山岩相对如门。幽人:隐居者,诗人自称。

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