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子厚先生哀辞

子厚先生哀辞

先生负材气,弱冠游穷边。

麻衣揖钜公,决策期万全。

谓言叛羌背,会可执而鞭。

意趣小参差,万金莫留连。

中年更折节,六籍事精研。

羲农讫周孔,上下皆贯穿。

造次循绳墨,儒行无少愆。

师道久废阕,模范几无传。

先生力振起,不绝尚聊绵。

教人学虽博,要以礼为先。

庶几百世后,复睹三王前。

释老比尤炽,群伦将荡然。

先生论性命,指示令知天。

声光动京师,名卿争芦延。

寘这石渠阁,岂徒修简编。

丞相正自用,立有荣枯权。

先生不可屈,去之归卧坚。

孤嫠聚满室,糊口耕无田。

欣欣茹藜藿,皆不思肥鲜。

近应诏书起,寻取病告旋。

旧庐不能到,丹旐风翩翩。

人生会归尽,但问愚与贤。

借令阳虎寿,讵足骄颜渊。

况於朱紫贵,飘忽如云烟。

岂若有清名,高出太白巅。

门人俱絰带,雪涕会松阡。

厚终信为美,继志仍须专。

读经守旧学,勿为利禄迁。

好礼效古人,勿为时俗牵。

修内勿修外,执中勿执偏。

当令洙泗风,郁郁满秦川。

先生傥有知,无憾归重泉。

译文

注释

赏析

作者信息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相关推荐

积雨久未阕,岂徒行客忧。

夜闻屋中人,叹息悲田畴。

方春播殖时,种食皆外求。

鞭诃犯赤日,酷烈惭羸牛。

草秽竞禾长,从人借鉏耰。

晨薅载星起,日闇未能休。

岂无一时勤,所觊岁有秋。

今兹昏垫灾,大野成洪流。

直疑沧海溢,蚕栗浮陵丘。

昔时百丈原,泛泛皆挐舟。

乔木失端杪,饥鸟下无投。

黍稷沈黄泥,圭谷安可收。

嗟予乏技能,无以易糠麰。

贩鬻固所昧,敢诧市井游。

欲依盗贼群,丑不闲戈矛。

已载任天地,无益徒为愁。

一身无死所,况为妻儿谋。

之美爱物者,凄然涕沾裘。

一夫有不获,伊尹为深羞。

何当富斯民,比屋囷仓稠。

惜哉禄秩卑,此志终宜酬。

韡韡新诗卷,青春映棣华。

机云今继美,载协旧承家。

幸吒仁人里,时回长者车。

白虹光乱眼,何敢议瑜瑕。

边将三首

月白星稀霜气多,卷旗束甲涉葱河。

田家不觉官军度,夜半只闻风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