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读史二十首

读史二十首

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

何当踏破双芒屐,却向昆仑望故乡。

两条云岭摩天出,九曲黄河绕地回。

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羲来。

及及生存起竞争,流传神话使人惊。

铜头铁额今安在?始信轩皇苦用兵。

澶漫江淮万里春,九黎才格又苗民。

即今腿髻穷山里,此是江南旧主人。

二帝精魂死不孤,嵇山陵庙似苍梧。

耄年未罢征苗旅,神武如斯旷代无。

铜刀岁岁战东欧,石弩年年出挹娄。

毕竟中原开化早,已闻昉铁贡梁州。

谁向钧天听乐过,秦中自古鬼神多。

即今《诅楚文》犹在,才告巫咸又亚驼。

《春秋》谜语苦难诠,历史开山数腐迁。

前后固应无此文,一书上下两千年。

汉作昆池始见煤,当年赀力信雄哉。

于今莫笑胡僧妄,本是洪荒劫后灰。

挥戈大启汉山河,武帝雄才世讵多。

轻骑今朝绝大漠,楼川明日下洋河。

十一

惠光东照日炎炎,河陇降王正款边。

不是金人先入汉,永平谁证梦中缘。

十二

西域纵横尽百城,张陈远略逊甘英。

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东头望大秦。

十三

三方并帝古未有,两贤向厄我所闻。

何来洒落樽前语:天下英雄惟使君。

十四

北临洛水拜陵园,奉表迁都大义存。

纵使暮年终作贼,江东那更有桓温。

十五

江南天子皆词客,河北诸王尽将才。

乍歌乐府《兰陵曲》,又见湘东玉轴灰。

十六

晋阳蜿蜿起飞龙,北面倾心事犬戎。

亲出渭桥擒诘利,文皇端不愧英雄。

十七

南海商船来大食,西京袄寺建波斯。

远人尽有如归乐,知是唐家全盛时。

十八

五国风光惨不支,崖山波浪浩无牙。

当年国势凌迟甚,争怪诸贤唱攘夷。

十九

黑水金山启伯图,长驱远摭世间无。

至今碧眼黄须客,犹自惊魂说拔都。

二十

东海人奴盖世雄,卷舒八道势如风。

碧蹄倘得擒渠反,大壑何由起蜇龙。

译文

注释

赏析

作者信息

王国维

暂无作者信息

相关推荐

惠光东照日炎炎,河陇降王正款边。不是金人先入汉,永平谁证梦中缘。

人间词话七则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杂感

侧身天地苦拘孪,姑射神人未可攀。

云若无心常淡淡,川若不竞岂潺潺。

驰怀敷水条山里,托意开元武德间。

终古诗人太无赖,苦求乐土向尘寰。

了解古诗词

古诗词

古诗词大全收录古诗词近30万首,诗句300万条,包含唐诗三百首,涵盖各朝各代的经典古诗词,您可以通过诗词、诗句、作者、句首、句尾的关键词查询到对应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