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诗文

宋代的诗词

收录关于"宋代"主题的古诗词作品,包含各朝代诗人创作的与宋代相关的诗词。

苏轼 | 宋代

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

虚心闻地籁,妄意觅桃源。

过客诗难好,居僧语不繁。

归瓶得冰雪,清冷慰文园。

山前雨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

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岩。

冯夷窟宅非梁栋,御寇车舆谢辔衔。

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

苏轼 | 宋代

芙蓉在秋水,时节自阖开。

清风亦何意,入我芝兰怀。

一随采折去,永与江湖乖。

断丝不复续,斗水何足栖。

不如玉井莲,结根天池泥。

感此每自慰,吾事幸不谐。

醉中有归路,了了初不迷。

乘流且复逝,抵曲吾当回。

三萼牡丹
苏轼 | 宋代

风雨何年别,留真向此邦。

至今遗恨在,巧过不成双。

苏轼 | 宋代

龙根为脯玉为浆,下界寒醅亦漫尝。

一纸鹅经逸少醉,他年鹏赋谪仙狂。

金丹自足留衰鬓,苦泪何须点别肠。

吴越旧邦遗泽在,定应符竹付诸郎。

侯滩
苏轼 | 宋代

江边皎皎过侯滩,更上山腰看打盘。

百岁老儿亲击鼓,城中忧患不相干。

石钟山记
苏轼 | 宋代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苏轼 | 宋代

霜林日夜西风急,老送君归百忧集。

清歌窈眇入行云,云为不行天为泣。

红叶黄花秋正乱,白鱼紫蟹君须忆。

凭君说向髯将军,衰鬓相逢应不识。

珥笔西归近紫宸,太平典册不缘麟。

付君此事宁论晋,载我当时旧过秦。

门外想无千斛米,墓中知有百年人。

看君两眼明如镜,休把春秋坐素臣。

苏轼 | 宋代

当欢有余乐,在戚亦颓然。

渊明得此理,安处故有年。

嗟我与先生,所赋良奇偏。

人间少宜适,惟有归耘田。

我昔堕轩冕,毫厘真市廛。

困来卧重裀,忧愧自不眠。

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迁。

风雨睡不知,黄叶满枕前。

宁当出怨句,惨惨如孤烟。

但恨不早悟,犹推渊明贤。

苏轼 | 宋代

东池浮萍半黏块,裂碧跳青出鱼背。西池秋水尚涵空,舞阔摇深吹荇带。

吾僚有意为迁居,老守纵馋那忍脍。纵横争看银刀出,瀺灂初惊玉花碎。

但愁数罟损鳞鬣,未信长堤隔涛濑。濊濊发发须臾间,圉圉洋洋寻丈外。

安知中无蛟龙种,尚恐或有风云会。明年春水涨西湖,好去相忘渺淮海。

苏轼 | 宋代

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最新更新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