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秋风篇

秋风篇

秋风白虎嗥,长庚光如刀。

水源缩窍穴,木根潜脂膏。

啄实已细毳,啮枯皆竖毛。

鬼啼竹篱梢,月黑为朋曹。

小儿莫畏声,破管偶值遭。

挂掇青红蕡,拆剖皱刺韬。

熟坠存虚房,瘦歛由失薅。

西吹几万里,乃起东海涛。

衡舂困龟鱼,白沫丘岳高。

原扬烂屋茅,岸裂枞船篙。

贫门易狼藉,远游难撑操。

驱云失巫宫,迸雨入楚壕。

搅空神兵发,穿窟乖龙逃。

唯恐五色石,女娲补不牢。

摆落缺西北,赤子何熬熬。

常娥近天箕,学簸不学溞。

欲使糠粃尽,撼死千岁桃。

王母不敢诉,倚日黄人豪。

自与穆天子,终朝醉酕醄。

後得汉武帝,述以再种劳。

因之来横汾,作辞心切忉。

译文

注释

赏析

作者信息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相关推荐

柳条枯落尽,不折意徘徊。

泛汴趋残水,到吴看早梅。

无耽听鹤唳,有信寄鸿来。

闻说闾亭改,灵光化劫灰。

任廷平归京

言之少室西,定陟轘辕险。

归心不避危,夕枕屡成魇。

秋声故苑空,野气荒陵掩。

独念京洛尘,曾将客衣染。

君谟善书能别书,宣献家藏天下无。

宣献既殁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厨。

锺王真迹尚可睹,欧褚遗墨非因模。

开元大历名流夥,一一手泽存有余。

行草楷正大小异,点画劲宛精神殊。

坐中邻几素近视,最辨纤悉时惊吁。

逡巡蔡侯得所得,索研铺纸才须臾。

一扫一幅太快健,檀溪跃过瘦的颅。

观书已毕复观画,数轴江吴种稻图。

稻苗秧秧水拍拍,群鹭矫翼人荷锄。

陂塍高下石笼密,竹树参倚荆篱疏。

大车立轮转流急,小犊欺愿稚小驱。

令人频有故乡念,春事况及蚕桑初。

虎头将军画列女,二十余子拖裙裾。

许穆夫人尤窈窕,因诵载驰诚起予。

余无书性无田区,美人虽见身老癯。

举头事事不称意,不如倒尽君酒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