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待漏院记

待漏院记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也,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下死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译文

注释

赏析

作者信息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相关推荐

酬杨遂

杨君江左士,文律何飘飘。

人言未冠时,作赋凌洞箫。

甲科中南国,通籍趋东朝。

轗轲位不进,陶潜还折腰。

宰邑向蜀道,萑蒲忽兴妖。

官小力不支,奔窜避枪刀。

朝廷责守土,黜入县佐僚。

昨朝写孙愤,遗我有客谣。

伊予亦左迁,讽之心无憀。

人生一世间,否泰安可逃。

姑问道何如,未必论卑高。

自古富贵者,撩乱如藜蒿。

德业苟无取,未死名已消。

岂期颜子渊,不朽在一瓢。

推此任穷达,其乐方陶陶。

达则为鵾鹏,穷则为鹪鹩。

垂天与巢林,识分皆逍遥。

东南宦迹多胜游,婺女星下溪山幽。

严陵隐德七里濑,沈约诗名八咏楼。

岸上黍离经故国,湖边木脱正高秋。

承明三入妨贤久,拟觅江乡小郡侯。

真娘墓

女命在于色,士命在于才。

无色无才者,未死如应灰。

虎丘真娘墓,止是空土堆。

香魂与腻骨,销散随黄埃。

何事千百年,一名长在哉。

吴越多妇人,死即藏山隈。

无色固无名,兵冢空崔嵬。

唯此真娘墓,客到情徘徊。

我是好名士,为尔倾一杯。

我非好色者,後人无相咍。

了解古诗词

古诗词

古诗词大全收录古诗词近30万首,诗句300万条,包含唐诗三百首,涵盖各朝各代的经典古诗词,您可以通过诗词、诗句、作者、句首、句尾的关键词查询到对应的诗词。